春天吃草莓,提神开胃润肺健脾

当春风拂过大地,草莓的甜美气息也随之而来。春天,无疑是享用草莓的最佳时节。早春时分,草莓便已鲜嫩上市,在羊城,不少家庭会选择驾车前往郊区,一边品尝农家菜,一边采摘新鲜草莓,这已然成为备受欢迎的踏春活动。草莓不仅口感鲜美,更因其卓越的营养价值,被营养学家赞誉为 “春天第一果”,是春季养生的绝佳选择。
一、草莓的养生价值
《本草纲目》中对草莓的药用价值有着明确记载,草莓具有润肺、健脾、补血、益气的功效,对于老人、孩子以及体虚者来说,是不可多得的滋补品。草莓作为典型的浆果,水分含量在 89% - 93% 之间,营养配比堪称科学合理。其维生素 C 的含量极为突出,大约是等量西瓜、葡萄或苹果的 10 倍。此外,草莓中还富含铁、果糖、葡萄糖、柠檬酸、苹果酸等多种营养成分,因此赢得了 “活的维生素丸” 的美誉。
在春季,气候多变,人们容易出现肺热咳嗽、嗓子疼、长火疖子等症状,而草莓中丰富的营养元素能够对这些症状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。同时,由于草莓含铁量较高,贫血的人群可以通过常吃草莓来补充铁元素,改善贫血状况。
二、草莓:春日 “提神果”
草莓还是当之无愧的 “提神果”,具有显著的提神醒脑功效。首先,草莓中丰富的维生素 C 有助于人体吸收铁质,让细胞得到充分的滋养。其次,草莓中含有的强有效的抗氧化剂,能够有效地清除人体内有害的自由基,其所含的天然抗炎成分还可以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数量,从而减缓衰老,保持脑细胞的活跃。这些特性使得草莓能够有效改善忧郁、失眠、容易打瞌睡等症状,帮助人们振奋精神,驱赶疲劳。在容易让人感到困倦的春天,适当食用草莓,无疑是缓解 “春乏” 的良方。
三、食用草莓的注意事项
尽管草莓是绝佳的提神、开胃果,但由于其性凉,食用时需要把握好量,一次不宜吃得过多。尤其是脾胃虚寒、容易腹泻以及胃酸过多的人群,更应当严格控制食用量。此外,肺寒咳嗽(咳白痰)的人也不适宜食用草莓。
在食用方式上,许多人喜欢将草莓切成块,拌在酸奶或牛奶里一起食用。然而,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,这种做法并不科学。草莓中的成分会干扰酸奶和牛奶中钙的吸收,同时降低乳蛋白的吸收率。另外,草莓中含有较多的草酸钙,因草酸钙引发尿道结石的病人,不宜过多食用草莓。
只要我们合理食用草莓,就能在享受其美味的同时,收获健康,让这个春天更加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