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饮食 “三多三少” 健康养生指南

中医常言,人的健康长寿秘诀蕴含于 “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,饮食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” 这二十字箴言之中。其中,饮食作为关键一环,在不同季节有着独特的讲究。随着春天的来临,专家特别提示,春季饮食应着重把握 “三多三少” 原则。
一、多吃甜,滋养脾胃之本
中医理论强调,脾胃乃后天之本,是人体气血生化的源头。脾胃之气健旺与否,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与寿命。而在五味之中,甜味的食物与脾相对应,能够补益脾气。春季,不妨多摄入一些甘甜之品,像大枣,其富含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,既可以直接食用,也可用来熬粥、泡茶,为身体补充营养的同时,还能健脾养胃。山药亦是春季补脾的上佳选择,无论是清蒸、煲汤还是炒制,都能最大程度保留其营养成分。例如,在早餐时来一碗山药红枣粥,软糯香甜,不仅开启了美好的一天,还为脾胃注入活力,助力人体更好地运化水谷精微,滋养周身。
二、多喝水,呵护肝脏健康
春季养生的重点在于养肝。多喝水,能够增加循环血容量,促进肝脏的血液循环,有利于肝脏对营养物质的摄取以及代谢废物的排泄,从而降低毒物对肝脏的损害。想象一下,清晨起床后,空腹喝一杯温水,仿佛给身体内部进行了一次温和的清洁,肝脏也能更高效地运转。此外,补水对腺体分泌极为重要,尤其是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。胆汁分泌充足,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。若在春季适量饮茶,效果更佳。比如,饮上一杯香气浓郁的花茶,既能提神解困,驱散冬日积攒在体内的寒邪,又能促进人体阳气升发,让身心都焕发出春日的活力。
三、多吃蔬菜,均衡营养所需
经过漫长的冬季,人体在维生素、无机盐及微量元素的摄取上往往存在不足。这也解释了为何春季人们常受口腔炎、口角炎、舌炎、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困扰。此时,多吃新鲜蔬菜成为当务之急。菠菜富含铁元素与多种维生素,清炒菠菜口感清爽,为身体补充营养。西兰花营养丰富,被誉为 “蔬菜皇冠”,其富含的维生素 C、维生素 K 以及多种矿物质,对增强免疫力、促进骨骼健康大有裨益。在日常饮食中,每餐搭配不同种类的蔬菜,如午餐来一份清炒西兰花搭配番茄炒蛋,晚餐有凉拌菠菜与青菜豆腐汤,让身体充分摄取各类营养,维持营养均衡,保障身体健康。
四、少吃酸,平衡肝气与脾胃
春为肝气当令之时,依据中医五行理论,肝属木,脾属土,木土相克,即肝气过旺易伤及脾胃,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。同时,五味入五脏,酸味入肝、甘味入脾。倘若春季多吃酸味食物,会使本就偏亢的肝气更加旺盛,进一步损伤脾胃之气。例如,一些人习惯在春季食用大量醋泡食物,时间一长,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、腹胀等脾胃不适症状。所以,春季应适当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,让肝气与脾胃之气达到平衡。
五、少吃油腻刺激食物,轻装上阵
冬季人们饮食多为膏粱厚味,到了春天则应转变为清温平淡。肥肉等高脂肪食物,食后易使人产生饱腹感,还会让人感到身体沉重、疲劳。胃寒的人,可经常食用生姜,它具有驱寒暖胃的功效,早晨喝一杯生姜红糖水,能温暖脾胃。有哮喘的人,饮用生姜蜂蜜水,有助于润燥镇喘。患有慢性气管炎的人群,应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,以免刺激呼吸道。其他人也不宜过多食用辛温大热的刺激性食物,防止助火伤身,让身体在春季保持清爽状态。
六、少吃寒凉食物,避免寒气积聚
春季不宜食用寒凉食物(特殊病人除外),尤其是冰淇淋、冷饮等生冷之物。在春季,人体阳气处于上升阶段,此时食用寒凉食物,会将寒气聚集在体内。长此以往,可能导致夏季脾虚,出现食欲不振、腹胀、腹泻等一系列不适症状。比如,在春日暖阳下吃一根冰淇淋,当时虽觉凉爽,但却给身体埋下隐患。所以,春季应尽量避免寒凉食物,呵护脾胃阳气,为夏季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