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croll to top

文章详情

春季健身的正确打开方式

2025-03-22健康资讯
春季健身的正确打开方式

        阳春三月,草长莺飞,大自然宛如一幅徐徐铺展的斑斓画卷,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。这般美好的时节,无疑是人们投身户外活动的绝佳契机。然而,春季健身倘若方式方法运用不当,往往会事与愿违,不仅难以达成预期的锻炼效果,甚至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。
        初春锻炼前先热身
        在郑州一家广告公司任职的小韩,平日里极少参与运动。近期,她惊觉自己的赘肉在冬日里悄然滋生,为重塑往昔苗条身材,果断办理了一张健身卡,打算下班后前往健身房挥洒汗水。可令人始料未及的是,第一天锻炼,便因运动强度过大,不幸导致韧带拉伤,无奈只能前往医院接受治疗。小韩满心疑惑,自己的肌肉怎么仅仅经过一个冬天就变得如此脆弱不堪呢?河南省中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郭会卿透露:“最近这段时间,我们医院接诊了许多在健身房因器材使用不当、锻炼方式有误,进而引发韧带拉伤的病人。”究其缘由,刚熬过寒冬,身体各器官和肌肉的功能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,骨骼和韧带更是僵硬得厉害。此时若贸然开展剧烈运动,极易引发髌骨和软骨损伤。
        郭会卿建议,运动前务必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。比如,先花5 - 10分钟活动全身关节,像缓慢转动手腕、脚踝,轻轻屈伸膝关节、髋关节等,让身体各部位关节初步活动开。随后进行一些动态拉伸,如快走、开合跳等,逐步提升心率,促使肌肉和韧带充分放松,有效预防因运动量陡然加大而造成肌肉和韧带损伤。
        户外锻炼不宜过早
        家住郑州市经三路的李大爷,眼见春天来临,每日天还未破晓,便兴致勃勃地奔赴附近公园跑步、打太极拳,即便遭遇小雨天气也从不间断。可谁能想到,仅仅过了几天,他的心脏病竟突然发作了。李大爷满脸困惑,向记者诉苦道:“本想着通过锻炼强身健体,怎么反倒把病给招来了呢?”郑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、副主任医师孙保军直言:“李大爷的这种锻炼方式极不科学。”初春时节,天气变幻莫测,忽冷忽热,从中医角度来看,此时正处于阴阳失衡状态。虽说惊蛰过后阳气开始缓缓上扬,但清晨时常雾气弥漫,加之气温相对较低,寒冷刺激会致使血管收缩,这对患有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危害极大。此外,经过一整晚的睡眠,人体处于空腹状态,未进食任何东西,极易出现低血糖现象,如此一来,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。
        孙保军提醒老年人,初春时节,最佳的外出运动时间宜在8点之后,切不可过早进行户外锻炼。并且,春季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,切不可盲目认为汗出得越多越好。锻炼结束后,要立刻用干毛巾擦干汗液,并及时换上干净衣物,否则一旦被风吹拂,寒邪极易侵入人体,引发感冒等疾病。
       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
        那么,究竟该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呢?郑州一家健身房的蔡胜杰教练指出,春季锻炼应秉持循序渐进、因人而异的原则。在运动前,要先进行一些简单的预热运动,比如踢踢腿、原地慢跑几分钟等,使身体微微发热,以此避免韧带及肌肉拉伤、扭伤等状况的发生。他建议:在这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,可以多开展一些户外运动。对于儿童而言,踢毽子、跳绳等运动既能锻炼手脚协调性,又充满趣味。青年人精力充沛,可多参与户外自行车、登山、篮球等具备一定强度和挑战性的锻炼,有助于释放活力、增强体质。而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,慢跑、散步、打太极拳等运动则更为适宜,这些运动强度适中,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心肺功能,同时还能修身养性。
        此外,在运动过程中,还要留意补充水分,遵循少量多次饮用的原则,以维持身体的水平衡。同时,合理规划运动时间,避免过度疲劳。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场地和装备有不同要求,务必选择合适的场地,并配备相应的优质装备,以保障运动安全。总之,只有掌握正确的春季健身方法,才能让我们在尽情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,收获健康与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