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croll to top

文章详情

春季养生:避开八大禁忌

2025-03-25日常养生
春季养生:避开八大禁忌

        常言道,“春困秋乏”,春天一到,不少人常常感到困倦,那么是不是困了就能睡呢?在气温逐渐回升的春天,注重养生是为身体健康筑牢基础的关键时期。然而,春季养生有诸多禁忌需要我们了解并避开,才能达到理想的养生效果。下面,让我们一同来听听专家讲解的春季养生 8 大禁忌。
        一、忌上火就用解毒丸
        刚踏入春天,不少人家中就早早准备了各种降火药丸。在专家看来,一上火就盲目乱用降火药,是最大的 “灭火” 禁忌。春季阳气生发,人体容易出现上火症状,但上火的原因多种多样,可能是饮食不当、情绪波动,也可能是外感邪气。如果不辨明原因,随意服用解毒丸,不仅可能无法有效降火,还可能因药物的寒凉特性损伤脾胃阳气。比如,因熬夜导致的虚火,若用过于寒凉的解毒丸,反而会加重身体的虚弱。所以,上火时应先辨别虚实,再针对性地进行调理。
        二、忌 “春捂” 不得当
        “春捂” 是春季养生的重要原则,但在实际生活中,常常出现不得当的情况。年轻人活力充沛,热情似火,往往不怕冷,早早地就穿起了单衣单鞋,全然不顾春季气温的多变。而老人和小孩,有的被家长过度保护,逼着穿过多衣物,甚至捂出了汗还 “顽固” 地不脱衣服。“春捂” 并非盲目多穿,而是要根据气温变化,适度增减衣物。一般来说,当气温持续在 15℃以上且相对稳定时,就可以不再过度捂衣。春捂得当,能帮助身体适应季节变化,预防疾病。
        三、忌易犯 “春困” 就睡
        在春日暖洋洋的阳光照射下,人确实容易犯困。但一困就睡,对健康反而不利。睡得时间太长,会进一步减少脑部血流量,抑制大脑皮层的兴奋度,可能导致越睡越不醒,反而更加疲惫。春困时,不妨通过适当运动、呼吸新鲜空气来提神醒脑。比如,在午后进行短暂的散步,或者到户外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,都能有效缓解春困,提高精神状态。
        四、忌吃得太酸、太辣
        中医认为,酸味有收敛作用,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。春季应顺应阳气生发的特点,饮食上要避免过多食用酸味食物。吃得太酸,会阻碍阳气的上升,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。同样,吃得太辣也会损伤阳气。辛辣食物容易生热动火,导致体内阴阳失衡。春季饮食应清淡、均衡,多吃一些有助于阳气生发的食物,如韭菜、香椿等。
        五、忌一套护肤品用到底
        春天的外部环境和皮肤状况与冬季有很大差异。冬季气候寒冷干燥,皮肤油脂分泌较少;而春天气温回升,空气湿度增加,皮肤的新陈代谢加快,油脂分泌也相对增多。如果沿用冬季的一套护肤品,很容易出现过敏反应,护肤效果也会大打折扣。春天应选择更清爽、保湿且具有一定防晒功能的护肤品,根据皮肤的变化调整护肤方式,让肌肤保持健康状态。
        六、忌家和办公室门窗紧闭
        春天气温上升,湿度提高,各种细菌、病毒等开始大量繁殖。如果长时间门窗紧闭,或空气流通不好,室内的细菌和病毒就会大量积聚,很容易导致感冒流行、传染性疾病高发。为了保持健康,应经常开窗通风,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,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。在办公室,也可以利用休息时间,到户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。
        七、忌宅在家中不出门
        冬季强调静养,以保存体力。但春季则相反,应动养,因为 “动则养阳”。经过冬三月的收藏季节,人体的阳气需要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激发。多做户外活动,如踏青、慢跑、打太极拳等,能促进气血流通,增强体质,对健康十分有利。在户外活动时,还能接触大自然,放松心情,缓解压力。
        八、忌心情低落起伏大
        春季养阳重在养肝,而调理情志是养肝重要的一环。肝脏与情绪密切相关,如果整日郁郁寡欢,容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,引发腹泻等问题。反之,若是过于愤怒或兴奋,又对脑血管伤害很大。春季应保持心情舒畅,学会调节情绪。可以通过听音乐、与朋友交流、参加社交活动等方式,让自己的情绪处于平稳、积极的状态,为肝脏健康创造良好的内环境。
        避开这春季养生的 8 大禁忌,我们就能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,让身体和心灵都得到滋养,以最佳状态迎接新的一年。